行星式球磨是一种高效的研磨、混合、分散设备,广泛应用于科研、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。莱恩德行星式球磨仪采用行星齿轮传动原理,通过公转和自转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物料的研磨。具体工作原理如下:
行星运动模式:球磨仪的研磨罐不仅绕着自身轴线旋转(自转),同时还会绕着旋转盘的轴线做行星运动(公转)。这种独特的运动方式使得研磨球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,对样品进行强烈的冲击和摩擦,从而实现样品的高效研磨和混合。
研磨过程:在研磨过程中,研磨球在研磨罐内高速运动,相互碰撞并与样品发生碰撞和摩擦,将样品粉碎成均匀的粉末。通过调节公转和自转的速度、研磨时间等参数,可以控制研磨效果,满足不同实验和生产需求。
莱恩德行星式球磨仪的技术参数丰富:
研磨罐转速:100-900转/分钟,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节。
主盘转速:50-450转/分钟,提供多种公转速度选择。
传动比:行星盘与研磨罐的传动比通常为1:2,确保高效的研磨效果。
最大连续工作时间:可达90小时,满足长时间实验和生产需求。
研磨罐材质:提供多种材质可选,如玛瑙、陶瓷、聚四氟乙烯、氧化锆、不锈钢等,以适应不同物料的研磨需求。
研磨球材质:同样提供多种材质可选,如玛瑙、氧化锆、不锈钢、陶瓷等,确保研磨效果。
研磨球直径: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,如3mm、5mm、10mm、15mm、20mm等。
控制系统: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,支持触摸屏操作和无线遥控,方便用户设置参数和监控研磨过程。
显示方式:采用7.0寸彩色液晶显示屏,可显示、触控操作运行模式、运行时间、转速、交替运行间隔等参数。
运行模式:支持单向持续运行、单向间隔运行、双向交替间隔运行等多种模式,满足不同实验需求。
使用莱恩德行星式球磨仪时,需要遵循以下操作要点,以确保实验和生产的安全和顺利进行:
准备工作:
确保球磨仪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,并接通电源。
检查研磨罐和研磨球是否清洁,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磨罐和研磨球。
将待处理的材料准备好,确保其粒度适合球磨操作。
装样与启动:
打开球磨仪的顶盖,取下原有的研磨罐(如果有)。
将所需的研磨罐放入机器中,并确保其与机器底座紧密连接。
添加适量的研磨球到研磨罐中,球磨球的数量和大小应根据所需处理材料的性质和容量来确定。
添加适量的样品到研磨罐中,装样量一般以研磨罐容积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为宜。
根据需要设置球磨时间、转速等参数。
关闭顶盖,确保其牢固锁紧。
启动球磨仪,根据设定的参数开始研磨。
研磨过程监控:
在研磨过程中,可以通过透明的观察窗口观察材料的状态和粉碎程度。
定期检查球磨仪的运行状态,确保其正常工作,如转速、温度等。
研磨结束与卸料:
根据设定的球磨时间,球磨仪将自动停止。也可以手动停止球磨仪。
打开顶盖,取出研磨罐。
将研磨出的材料倒出,注意避免碎屑飞溅和伤害。
清洁与维护:
在使用完毕后,及时清洁研磨罐、研磨球和机器内部,以防止杂质和污染。
定期检查球磨仪的零部件,确保其正常运行。如有损坏或磨损,及时更换或修理。
安全注意事项:
在操作过程中,应穿好工作服、工作鞋,戴好手套以及防尘口罩等防护装备。
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打开研磨罐或伸手进入研磨区域。
如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,应立即停机处理。
莱恩德行星式球磨仪以其独特的行星运动模式和高效的研磨能力,在材料科学、化学研究、地质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通过合理设置参数和遵循操作要点,可以实现高效的研磨效果,满足不同实验和生产需求。同时,设备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多种安全保护措施,确保实验和生产的安全和顺利进行。